发布时间:2025-10-23 作者: 配网设备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东兴区聚焦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功能完善和民生福祉提升,全方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从城市的生态之美,到老旧小区的蝶变重生,再到便民设施的精准布局,东兴区正以系统化、精细化、人文化的更新举措,绘就一幅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新图景。
秋日的东兴区,绿意未褪,花香渐浓。一场名为“增香添彩”的城市生态提升工程,正在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体验。
10月17日,记者在复兴路绿化提质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忙碌于花木栽植与景观塑造。作为东兴区“增香添彩”工程的首个开工项目,这里将集中种植三角梅、月季、翠芦莉等近10个品种的花木,打造“花满园林、四季皆景”的城市景观带。项目不仅注重植物的观赏性,更强调生态多样性与市民互动性,推动道路景观从“单一绿化”向“多彩景观”升级,预计本月底将焕新亮相。
“这里改造以后对孩子来说,简直是天然的植物课堂。”市民李雪芹笑着说,“晚上散步时,我可以教他认识不一样的花,告诉他哪些树是常绿的,哪些是秋天变黄的,这种贴近自然的机会在城市显得特别珍贵。”
在清溪湿地公园,另一幅生态画卷也在酝酿之中。工人们正为明年3月即将绽放的彩色油菜花田进行除草、浇水、喷药等养护工作。这一创新举措,旨在打破传统单一植被格局,通过丰富植物品种,打造四季有景、步步皆美的休闲空间。
据悉,“增香添彩”工程将覆盖东兴城区七条主干道和三座公园,并同步推进海绵化改造,增强城市吸水、蓄水、渗水能力,实现生态效益与景观品质双提升。未来,市民将真正的完成“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在城市中感受自然之美,共享“生态福利”。
城市更新,不仅要“面子”新,更要“里子”实。中兴路177号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是东兴区聚焦民生痛点、提升居住品质的生动实践。
走进改造现场,两栋主楼外立面已焕然一新:明黄色的墙面温暖明亮,与新装的雨棚、空调外机百叶一同构成了整洁的外立面;而楼道内也粉刷一新,加之全面更新的照明灯与扶手,于细节之处尽显用心。
“以前楼道里黑乎乎的,现在亮堂了,看着就舒心。”在小区居住多年的张大爷难掩喜悦。居民刘阿姨则对小区外的变化更为期待:“以前那片地杂草丛生,现在要建成公园和停车场,以后不仅能散步,停车也方便多了,我们都很开心。”
据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张雷介绍,目前工程已进入室外施工阶段,正分区域同步推进道路平整、停车场建设及公园绿化等工作。“我们实施错峰施工,严把质量关,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项目负责人刘雄表示:“此次改造不仅注重‘颜值’提升,更着力完善功能配套。新增高清监控、休闲步道、便民停车场,并打造小型社区公园,全方面提升小区的安全性、便利性与舒适度。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12月底全面竣工,届时将为居民带来一个安全、整洁、宜居的新家园。”
随着电瓶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充电难、飞线充电等安全风险隐患日益凸显。东兴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快速推进电动两轮车充电桩建设,为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10月17日,在兆信中心玉峰路,新一批电瓶车充电桩完成设备调试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充电桩旁,“电瓶车充电站”标牌清晰醒目,居民只需扫码即可安全充电。“以前在外面办事,电瓶车充电很麻烦,现在有了集中充电点,又安全又省心。”正在充电的市民李先生开心说道。
内江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能源运营部副部长黎文明介绍道:“此次新建的充电桩最大充电功率达800W,兼容市面上绝大多数电瓶车,且具备过充、短路、漏电等多重安全防护功能,能够有效杜绝安全风险隐患。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考量了居民的出行习惯,将点位科学布局在商业区、居民区及产业园区。”
目前,东兴区已建成17个集中充电点位,共计630个充电端口,覆盖了万达中央华城二期、大数据产业园、软件与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产业园及川南电商中心等重点区域。本次新增的500个充电端口,将逐步提升网络密度,加速构建“布局合理、便捷可用、安全可靠”的充电服务体系。
从“增香添彩”的城市美化,到老旧小区的“旧貌换新颜”,再到回应民生关切的充电桩建设,东兴区的城市更新进程,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市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这不仅是建筑与景观的重塑,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功能满足”迈向“幸福体验”。未来,东兴区将继续以精细化、人性化、可持续的更新路径,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颜值、更有活力,真正的完成“城市品质提升、群众生活提质”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