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牵华为,右牵大疆

辛国斌: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规划加速汽车产业迎转型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4-28 作者: 行业新闻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盛大召开,为期三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期间,工业与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剖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路径。

  辛国斌强调,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全世界汽车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更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回顾过去一年,尽管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中国汽车行业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市场规模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高达65%,连续十年稳居全球首位。同时,新能源汽车在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也超过了40%,规模优势愈发明显。

  在技术突破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基础进一步夯实,整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快充技术也实现了量产应用,15分钟即可充电80%。智能化技术也取得了持续突破,多元感知融合、端到端大模型等技术加速应用,L2级组合辅助驾驶功能已成为乘用车新车的主流配置。

  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也展现出了新的魅力。主动悬架、智慧灯光系统等高端配置逐渐普及至大众车型,新能源乘用车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在近期发布的“2024全世界汽车品牌价值百强榜”中,有24个中国品牌榜上有名。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也达到了128.4万辆,动力电池出口量更是高达133.7GWh,为全世界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辛国斌也指出,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了冲击。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内卷式竞争等问题依然突出,矿产资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支撑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辛国斌提出了四个转变的建议。一是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将竞争重点从价格转向质量和服务;二是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底层技术创新转变,强化产学研协同,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三是从汽车产业向多产业融合转变,发挥汽车产业的带动效应,实现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四是从单纯出售产品向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转变,延伸价值链,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作为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工业与信息化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支持政策,持续巩固扩大产业竞争优势。辛国斌表示,将逐步加强技术攻关突破,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头,加快动力电池、车用芯片、大模型等基础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加快无人驾驶产业化发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完善标准体系;积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编制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场景图谱;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加快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上一篇:聚力智能网联核心技术攻关及能力建设 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项目经理必知的进展失控急救路线图:五个要害动作